
(免责声明: 本文纯属个人拍脑袋所得,若真的能全面回答这个问题并对症下药,那我肯定也不只是个 Senior Software Engineer 了 🤣 至少得给我个 CVP 的职位不是?🤤)
最近在帮一个学长指导他一款 C 端产品的技术实现,跟他和团队的产品经理进行了一些沟通,对比现在在微软做产品的方式,顿感差别巨大,遂尝试借着这个机会拍脑袋回答一下标题。
学长把公司的员工分成了两个团队,一个负责 C 端产品,一个负责 B 端产品,我说你一创业公司一共没几个人,业务忙起来不应该相互借调么,还用分那么清楚?他说这你就不懂了,C 端产品和 B 端产品需要的技能点和思维方式都是不同的,所以在招聘环节考察的侧重点都不是不同的,说的时髦一点,两个团队基因不同。让负责 C 端的团队成员去做 B 端,或者让负责 B 端的团队成员去做 C 端,都可能会在执行的时候走样,最终搞砸这个产品。
他继续讲,举个例子,C 端产品的特点是注重 UX 细节、快速迭代、用数据验证产品设计,所以负责 C 端产品的产品经理和研发,特别能接受折衷不完美的产品以便快速上线,习惯花时间来做数据埋点及 AB 测试,另外产品经理很懂得看数据指标,等等。
与之形成对比,B 端产品常常需求来源于 B 端客户,负责 B 端的产品经理和研发人员面向个个都惹不起的企业金主客户,一旦跟客户做出承诺基本不能接受产品功能的折衷,甚至哪怕这个功能既不属于主要流程且客户用到的频率很低。此外,由于客户的反馈周期一般较长,较少进行数据埋点和 AB 测试。
讲到这里,我不由得在脑海中对比起 Shopify 和我目前负责研发的产品 Dynamics 365 Commerce,前者面向 C 端或者 SMB,而后者是面向大型企业 B 端客户。我们团队有一段时间面对 Shopify 的火爆是有些危机感的,内部的方向也有些动摇,花了很多时间和人力来打磨我们的 E-Commerce 产品,并有意无意总和 Shopify 来对比比较。疫情这两三年过去了,Shopify 在 SMB 客户体量上继续增长,而我们仍然无法获取到 SMB 客户们的青睐。原因说来也简单,就是太贵了,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 表面的原因是我们的产品起步价太昂贵。Shopify 可以做到月费 30 美元就建立一个 E-Commerce 网站来销售商品,而我们的产品至少支付数千美元才能起步。
- 与起步价格对应的其实是起步成本。客户付费后在 onboarding 阶段,微软一定会指派 Solution Architect (SA) 来协助客户进行整体方案的设计以及初始化配置,因为我们的产品实在是太过复杂,不是一个小白学一个月就能明白的,不信看一下我们官方文档的目录长度可见一斑,甚至我们的产品已经有很多书籍在 Amazon 上售卖了。这意味着客户初始化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人力损耗。
- 最后就是产品使用后的维护成本。这点作为研发在 on-call 的时候我深有(受)体(荼)会(毒),接到客户的 case 后我常常需要花上数小时来查阅资料、试用产品才能定位到问题出现在产品的哪个环节,然后才能去看日志和代码去解决问题。然后我们每年似乎整个产品的 case 数量在 10000 个左右,微软得付出多少成本来维护这个产品,对应客户得有多少运维的人力被消耗掉(跟微软沟通),多少业务场景被卡住,多少销售额因此流失…
当然我们 Dynamics 的产品也不是一无是处 😂 我们仍然是许多超大型客户的首选,比如 UPS,Columbia 等。付出上面这些成本带来的收益是我们的产品支持非常复杂的业务场景比如跨国公司场景下的销售(想象一下多币种、多语言、五花八门的税费规则等),另外可定制化是我们产品的一等需求以方便客户二次开发自己想要的功能(我们有数百家 partner,多数都在细分子行业如医药零售、服装零售等进行了深度的定制化再销售产品给其行业客户)。
上面这段跑偏了,最近我们大老板在员工大会上被问到这个问题:“Shopify 可以让客户花 30 美元月费就开始卖货,我们的竞争力在哪里?”,大老板回复的第一句话就是”It’s not our target market”(这不是我们的目标市场)。你看,产品技术的负责人、领导层对于我们产品的市场定位就是 To Business or Enterprise,所以我们执行层从上到下在设计研发产品时都是抱着服务 B 端客户的思维,因此研发流程类似瀑布形,对待 bug 的容忍度极低因此效率自然打折扣,向后兼容是一条不可触碰的底线因此各项新功能都需要更多的研发时间和测试时间, 这样迭代缓慢而成本又高的产品自然不适用于 C 端客户。
所以总结一下,为什么微软做不好 C 端产品呢?正是由于如上所分析的那样,微软整体自顶向下没有做 C 端产品的 mindset,导致整个组织的行为模式很难设计出好的 C 端产品,最重要的是无法通过收集用户反馈快速迭代来优化产品,最终做出的产品相比于友商没有竞争力。